這次 Ultra 真的來了!!!
是真的!是真的!是真的!
經過主辦單位斯邦奈向國外努力爭取,終於在 2018 年台灣從 Road To Ultra: Taiwan 升級成為 Ultra Taiwan。完整兩天的陣容包括了 Resistance 舞台、主舞台以及其他曲風的專門舞台。
要升級成 Ultra 官方規定至少是 1 天 2 舞台,實際上 Ultra Miami 有 7 個舞台,Ultra Korea 有 4 個舞台。台灣一直以來在 Road To Ultra 階段的 Line Up 表現都有國外主舞台水準,所以這次要比拼的舞台數量也相當讓人期待。
各舞台的 Line Up 則和去年一樣將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公布,預計會跟所有 Ultra Music Festival 活動一樣列滿一整張海報!
左至右為 Ultra Korea 2016 – 2018 Line Up,每年都是滿滿滿!
Road To Ultra: Taiwan 是首次在大家河濱公園舉辦的大型電音活動
回顧台灣 Road To Ultra 的歷史,第一年在高雄舉辦,第二年則移至台北大佳河濱公園,開啟了台灣大型電音派對在那裡舉行的濫觴。過往邀請到的藝人則包括了 The Chainsmokers、Zedd、Martin Garrix、Deadmau5 等一線大咖。
Road To Ultra Taiwan 去年活動盛況(主辦單位斯邦奈提供)
到底 Line Up 什麼時候出來??
今年許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 Line Up 遲遲沒有公布?也因此遲遲不敢下手買票。但 OOC 這邊也是要幫主辦單位說說話,一般來說國際大型的電子音樂季如 Ultra、EDC、Coachella 等都是先售票再公布陣容,而且中間間隔半年以上更是常態。
Ultra Korea 2018 活動日期為 6 月初,Line Up 公布時間約為活動前 60 天
因為這些電子音樂活動賣的並不僅是 DJ 演出,而是整個音樂節的氛圍。就像我如果特別買機票去賭城參加 EDC ,我也是會說我去參加 EDC 而非單純去聽誰誰誰演出。畢竟除了 DJ 演出外,各大音樂節也非常努力做出自己的品牌特色還有專屬活動及演出模式。
大大的 U 還有超多 LED 屏幕就是 Ultra 給人的招牌印象
Ultra 跟 Road To Ultra 有什麼差別呢?
發源自美國邁阿密的 Ultra 音樂節是目前地表上分佈最廣的電子音樂節,每年約有 10 個國家舉辦 Road To Ultra(主辦單位為了試水溫所設計較小規模的 Ultra,活動以一天為主)10 個國家舉辦 Ultra。
圖中有國旗的就是有舉辦 Ultra / Road To Ultra 的國家
兩者最大的差別除了規模外就是活動天數,Ultra 的天數至少是 2 天起跳,而美國邁阿密那邊有時甚至會在兩個週末連續舉辦。
每年 10 餘萬人參加的 Ultra Miami 更是為當地創造了難以估計的觀光效益、城市行銷以及收入。希望台灣也可以藉由這次全球性大規模的 Ultra Festival 創造出驚人的效益。
這是台灣首次舉辦 Ultra Festival,Road To Ultra 的路已經走完,現在請大家一起與我們走往下一站 Ul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