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文電音,大多數人答不出個所以然來。有些人會帶點戲謔地提到羅百吉,並且隨口唱個兩句。再詢問他腦中是否還有其他製作人時,往往會陷入一陣尷尬的沈默。好似自羅百吉後再也沒有以中文電音,整個領域空白了幾個十年。
到底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台灣人不會做電音嗎?還是有其他不可抗的因素?!
剛好,近來台灣少數製作中文電音的四人女團 – 妮可醬在 9 月 18 日剛發行了全新的中文電音專輯《NKJ_1》。藉這個機會我們就從製作層面還有市場面聊聊 2019 年中文電音的樣貌以及為何原創中文電音如同那麼罕見。
NKJ_1專輯封面
妮可醬是誰?
妮可醬是由 4 位女生組成的電子樂團,最初跟一般的樂團無異,近幾年加入電音元素後,慢慢轉型成純電音的 4 人組合,爾後與傳統樂團編制漸行漸遠。
2017 年他們推出了首張「半」中文電音 EP《I Feel So Good》三首單曲以 House 為基底分別加入 Electro、Tropical、Progressive 的元素及音色,搭配中英參半的歌詞,做出了當時市場上少見,容易讓 DJ 播放並銜接在 Set 中且跳脫僅僅是將歌曲加入大量電子音色的中文電音舞曲。
2019 年你一定要聽的中文電音專輯
2019 年,他們又再製作了 6 首全新單曲。融合《I Feel So Good》及《手分手》單曲與其 Remix,他們將發行首張專輯《NKJ_1》
6 首新作一樣是以 House 為基底,融合該曲風各分支元素。乍聽之下好像很稀鬆平常,但透過與主要製作人/DJ Molly 閒聊後,發現他們的製作過程與一般我們所熟悉的「西方」電音不太一樣。
西方電音在編排出大綱、主旋律及 Bassline 後就鮮少再做大範圍的修改。但妮可醬提到因為是中文電音,他們往往會因為後續歌詞的意境而從曲風上去做根本地改動,例如從 Deep House 的深沈弛放換成較粗狂硬派的 Tech House。
當下聽到覺得實在不可思議,想不到歌詞對於他們來說這麼重要。而這也不只是其中一位團員的想法,而是成員共識。
歌詞也造就了中文電音的超高門檻
妮可醬現場演出
後來仔細想想,確實中文電音不同於英文電音,因為語言結構的不同,很難重複單字搭配旋律並將人聲變成單純的音色來活用。中文歌詞一沒有傳達出意思就會非常奇怪。也因為這樣,中文電音的門檻,比起英文電音來得高上許多,不是那麼好做。加上中文電音市場尚處於幼幼班牙牙學語的階段,少了整個產業鍊的扶持,因此現在市面上中文原創電音的數量才會如此稀少。
Powered by Embed YouTube Video來聽聽中文歌詞如果直接以英文邏輯撰寫會有多麽尷尬
專輯中的《有鬼》一剛開始就以非常直接地大鼓讓人流行深刻的印象,這絕對是中文電音中少數跳脫樂團或是其他流行歌曲框架的開場白。然而就如前面所說,這首歌一剛開始完全不是這樣,而是因為歌詞使然。其他新作例如《女孩 You Better Run》也是經歷了類似地轉換過程才成為現在這樣。這樣反覆打磨置換的過程被完整的留在這張專輯中,仔細聆聽相信大家可以發現其中的巧思。
而在分享完這張專輯背後製作的想法後,我們緊接著聊到了後製以及他們未來的方向。
國際一線大咖聯手打造的 NKJ_1
畢竟電子音樂還是從西方傳入的產物,在後期製作上借力洋槍洋砲還是目前市場主流。本張專輯中的母帶製作 Mastering 工程師 Chris Gehringer 就曾幫老菸槍 The Chainsmokers 的《Sick Boy》操刀。
混音 Mixing 部分則是由 Nathan C、Oliver Wright、Sam Wheat 三位業界知名的製作人操刀完成。光聽他們你可能不太熟悉,但講講他們的作品大家就一定知道了。
Nathan C 曾經過 Flume、Bastille、Lily Allen 等國際大咖認可製作官方 Remix,他的原創歌曲也常在音樂祭被百大 DJ 播放。他同時也擔任幕後協助很多人製作、混音。
Oliver Wright 則來自國際知名製作工作室 Solar Management,客戶包括 U2、Radiohead 等天團,能在這樣的環境工作,相信大家也可以稍稍感受一下 Oliver 的水平。
Solar Management 經手的作品
Sam Wheat 的話,只要他想,他應該可以跟全球一線的所有音樂人吃頓飯,或是請他們幫小孩錄個生日快樂之類。大家去 Google 就會發現他曾幫 Rolling Stone、Kendrick Lamar、David Guetta 等人錄音、混音,是業界公認的金耳朵。
看看 Sam Wheat 的生財工具
妮可醬能在大師百忙之中敲到他的時間,想必是下了不少功夫。而大師願意協助,也就代表歌曲有一定水準。能請來這樣大咖的工程師把關後期,讓作品成功脫離華語圈的混音套路,最終得以接軌國際,是相當不容易的。
在靈活駕馭中文歌詞,搭配國際化的後期製作後,剩下的就是音樂人自身的創意以及對於曲風的重新詮釋。如同全世界電子音樂人所面臨的挑戰一樣:如何打造標誌性的音色、耳目一新的橋段及編排是妮可醬下一個階段要面對的挑戰。
從樂團到電子音樂組合,妮可醬 4 人像探險隊一樣披荊斬棘,一步步在特別的華語市場中前進。這次他們的《NKJ_1》專輯詮釋了中文電音在 2019 年的多樣可能性,或許未來能在變化最多的 House 曲風中像 Dutch House 一般開啟 Chinese House 的分支也不一定。
就讓我們期待下去吧!
妮可醬成員由左至右:Kim、Molly、小斯、Ching